爱操心的精英

81号来访者是妥妥从草根逆袭的精英。小镇青年出身,读完名校高精尖专业的博士,现在是市场稀缺的高端人才。所处行业也是逆势增长,可预见的未来都是发展的趋势。小家庭幸福,整体发展远远超出了原生家庭。这样的来访者,困扰ta的会是什么呢?

外部情境确实有诸多干扰因素,比如国际环境、行业和公司的不稳定因素、工作场景和家庭场景中责任高功劳小的消耗模式。我们梳理了一遍,有了解决问题,调整状态的思路。

内在看来访者自身,在各种情境下的问题,都表现出一个共性:ta非常操心,以至于各种大事小事让自己很疲惫。比如说:

为了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,ta会加入孩子的家委会。刻板印象中,这是时间相对宽松的全职爸爸妈妈才会投入的事情。而ta是一个创业公司的核心高管。工作繁重,时间紧张,压力已经开始影响睡眠。

我们沟通过程中,ta多次提到要记笔记,担心不写会忘。其实,我们聊的时候,ta一边在听,一边也在思考,评估方案,想接下来的行动事项。所以就不奇怪,在聊的过程中,ta就抓到了自己模式的关键词;确认行动方案的时候,ta已经开始同步行动进度。有一些事情有了进展,但睡眠依然不是很理想。

咨询师给了一个很小的行动建议:不要立马记笔记。这个小建议是对ta容易操心,不易放松的直接回应。听起来像劝对方别太认真,更本质是提醒ta及时过滤小事情,留时间精力在重要事情上。沟通过程中就专注于对话和思考,写笔记的时候就专注执行方案,执行的时候就不要想太多。区分思考和执行过程,让两种状态都更专注,更放松,保持从容的状态。

很多人都操心。来访者的操心,也是自己人性特点在当下情境中的表现。操心也不是坏事,但在来访者身上,负面效应已经开始慢慢浮现。

来访者智商高、理商高、尽责性高、动机亲和。好的环境给ta带来过很多发展机遇,但现在复杂高压的环境也会让ta容易疲劳焦虑。

咨询师跟来访者反复强调一句关键语句:抓大放小。时间精力有限,很多小事情别去操心了。真要不操心,也是和来访者这么多年来成就自己的特点掰手腕对抗。这句话不是要来访者放下责任感,而是激活ta自主动机的信号,来判断什么重要,什么不重要,如何判断。这种自主觉醒,是ta在这个人生阶段时间做好精力分配策略的关键。

另外,爱操心也让来访者和自己的角色产生了冲突。来访者在高管位置,但习惯的行为模式还是一个专业人士,更多从事情出发,容易忽视人的重要性,忽视管理的方法。如果来访者想要更上一个职业层次,角色也需要有所突破,充分借助人力和资源的杠杆,得到预期的成就和回报。

于来访者来说,顺势而为,持续攀登,高投入获得高回报,这个方向很明确,结果一定不会差。但过程中的行动策略和步伐节奏,可以有意识的调整。否则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很多,也会失去很多:工作中的成就感,生活中愉快的体验,还有恢复活力的睡眠。

跟ta聊反馈的时候,ta提到了新的操心事。聊了一会,我们得出一个结论:别太操心,好好睡本身就是解决新问题的良药。